传统美德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 · 诚信:刘平期贼
2022-06-16
【原文】汉刘平、扶母避乱。出求食。逢饿贼。将烹之。平叩头曰。今为母求菜。愿得归食母。还就死。贼哀而遣之。平还。食母讫。禀曰。与贼期。义不可欺。遂诣贼。众大惊。相谓曰。尝闻烈士。今乃见之。子去矣。吾不忍食子。遂得全。平之将烹也。哀求饿贼。愿归食母。还就死。贼哀而遣之。是其孝之化贼也。既食母竟。禀明而诣贼。贼义而还之。乃其信之化贼也。孰谓盗贼尽丧其天良哉。孰谓盗贼终不可化哉。亦自问德行何如耳。【解释】汉朝时候。有一个人姓刘,名字叫做平的人,扶着他的母亲逃难。有一天出外去寻求食物,遇见了一班饥饿的强盗,就要把他煮熟着吃了。刘平叩着头说道:现在我为了母亲去寻些野菜,让我把那野菜给母亲吃了,再回过来就死。强盗们听了,于心不忍,也很可怜他,就把他放了。刘平回到家里,把野菜给他的母亲吃了。禀告他的母亲说:儿子和强盗们定下约定,是不可以欺骗他们的,儿子要回去阿门,就到了强盗那里。强盗们看见了,大大的吃了一......
中华传统美德 · 敬畏:谨慎不懈怠
2022-06-14
精神内涵敬畏,就是又敬重又畏惧,主要是指在面对权威、庄严或崇高的事物时所产生的恐惧、尊敬及优虑的感受,体现的是一种对人对事的人生态度。敬,指的尊重、恭敬有礼,做事严肃认真,尽量避免犯错误。畏,指“慎,谨慎,不懈怠”,心存忧惧。儒家对敬畏的论述最早以“主敬”一词见于《礼记·少仪》,要求人们为人处世要以敬为主,以敬为根本,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怀有一颗敬畏之心。“主敬”是孔子思想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论语》中“敬”字至少出现了二十多次,像“居处恭,执事敬”“貌思恭,事思敬”“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敬事而信”等,也记录了孔子与人交往过程中的恭敬之态。宋明以来,“敬畏”一词广为所用,成为修身的重要范畴。古人对敬畏的论述可以概括为三点:一是什么是敬畏。敬畏最初的含义是指敬畏生命,就是要认识到生命的伟大与崇高,生命之无穷无尽的潜能,生命之无限神奇的作用和能量。《诗经》有言:“敬之敬之,无惟显思(显是......
中华传统美德 · 明礼:礼之用,和为贵
2022-06-13
精神内涵“礼”,是指礼仪、礼貌和礼节,即“礼仪之规”。古代所谓“礼”是系列程式化、仪文化规则,内容十分庞杂,既包括国家的典章制度,也包括宗教仪式、社会习俗、礼仪规范。但儒家所重视的并不只是礼的外在形式,而是体现在礼的形式之中的社会道德功能和意义。礼后来发展为建立人际关系、维持社会秩序所需要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的总称。对一个人来说,礼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中国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到了广泛深远的影响。“礼”在中华传统美德中占有重要位置。东汉末年的孔融,在四岁的时候就懂得礼让兄长的道理,分梨子时把最小的留给自己;元代的许衡路途再远、天气再热也绝不乱摘路边的梨子解渴,认为梨树无主而自己内心有主,一丝一毫不合乎道义也不能接受。一......
中华传统美德 · 重义:无偏无颇,遵王之义
2022-06-10
精神内涵“义”本义是适宜。“义者,所以合宜也。”作为伦理学范畴的“义”,是指一个社会里公认为适宜的、应该的道德行为准则。义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核心要素,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精神纽带,是促进中华民族不断走向兴盛繁荣和文明进步的重要精神动力。人类社会不能没有“义”,人不能不讲“义”。完全不讲“义”的社会是难以想象的,也是无法维系的。在儒家的“五常”即“仁、义、礼、智、信”和管子的“四维”即“礼义廉耻”中均可看出“义”的地位显著。具中国古代的“义”有三种意思。首先,“义”即“宜”,就是善、正确或恰当,指对一切事物的制断合于节度,处理一切事物合宜。正如《礼记·中庸》曰:“义者,宜也,尊贤为大。”其次,“义”即“正”。“正”是判断一切是非的准则。这种是非准则是公共接受的、能够说服人的。《尚书·洪范》有言:“无偏无颇,遵王之义。”第三,“义”即“理”。荀子说:“义,理也,故行。”它首先是一种......
中华传统美德 · 自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022-06-08
精神内涵自孔子开始,儒家及其他学派的代表人物对自省有许多论述。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孟子提出了“自反”“反求诸己”的思想。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古人十分重视“自反”,认为“自反者,修身之本也”。孔子将道德自省的方法归结为“自讼”,亦即自己与自己打官司,“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荀子则认为自省修身应以扬善为主:“见善,修然必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这些经典名言,成为历代先贤修身治国的重要思想,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省就要勤于自我回顾。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进行道德修养就要常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一事之后,一天下来,或每经过一个阶段,自......
中华传统美德 · 孝顺:孝女曹娥
2022-06-01
提起端午,大家都不一而同的想起了大诗人屈原,或者楚国名将伍子胥,但是在浙江上虞一带,却流传着端午祭曹娥的故事---曹娥是人名,现在也是地名,不管如何,曹娥这个古老的名字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和动人的故事,奔腾不息的母亲河曹娥江向人们讲述着远古帝王舜和汉女曹娥的故事,江旁的江南第一庙,曹娥庙就是为旌表孝女曹娥而建的标志建筑,享誉江南。曹娥(公元130年-143年),女,会稽曹家堡人,从小没了母亲,父女相依为命,她是一个十分听话懂事的孩子,敬老爱幼,勤劳淳朴,小小年纪就学会了当家,深得邻里的喜爱。父亲曹盱是一位巫师,这一年的五月初五,他在迎潮神的活动中,不幸落入水中。这天风急浪高,滔滔江水一下把他吞没了。曹娥得知消息后,赶到江边,哭着呼喊自己的父亲。但父亲不见踪影,回答她的只有呜呜的风声,哗哗的浪潮声。之后,她快步跑回家去,一会儿,提了一篮香瓜飞快地回到江边。曹娥向一位打鱼的......
中华传统美德 · 好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2022-05-27
精神内涵中国人重视读书、勤奋好学,是世代相传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力量源泉。中国民间有许多关于学习的格言,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活到老,学到老”等,也流传着很多古人珍惜时间、发愤苦读的故事,像韦编三绝、凿壁偷光、囊萤映雪、悬梁刺股,都充分反映了古人渴求学习、勤奋学习的美德,教育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孔子就以好学著称,他说自己“十有五而志于学”,到了“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的境界。孔子所谓“好学”的表现有四:一是好问。《论语·述而》中所言三好学者皆为“好问”之典范。如孔文子,能做到“不耻下问”;颜渊,能做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孔子,能做到“入太庙,每事问”。最能体现孔子“好问”倾向者乃孔子的求师思想。《论语》中有云:“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二是改过。能够切实纠正自身过错乃好学之重要表现......
中华传统美德 · 自强:头悬梁,锥刺股
2022-05-26
精神内涵自强,就是自我奋发、勇敢顽强、不断进取。我国早在《易经》中就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思想。孟子曾说:“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礼记》中讲道:“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正是以自强不息的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了伟大的东方文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自强,是中华传统美德的精髓,是炎黄子孙的精神脊梁。自强不息思想哺育了中华民族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了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独立自主的自立精神、不畏艰难的创业精神、追求大同的理想精神。中国古代以儒学为主的文化典籍对自强人格的构建有很多表述,可概括为五个方面:一是志存高远,内修外治。《礼记·大学》开宗明义,提出人生追求的“三纲八目”——“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三纲八目”实际上是儒学为人们设计的人生奋斗自强的阶梯,它通向的是奋发有为的高远志向。两干多年来,儒学内......
中华传统美德 · 律己:吾日三省吾身
2022-05-25
精神内涵律己,就是约束自己、要求自己。严于律己,就是从思想上、品德上、行动上从严要求自己,经常自省、自察、自我批评和自我约束,不护短、不怕丑、不怕痛,有过必改,有错必纠。律己是古人重要的修身养性之道,严于律己是衡量一个人道德修养高下的重要标准。一个有道德的人,不仅体现在道德规范的遵守,而且必然是一个严于律己而不是自我放纵的人。古人说“吾日三省吾身”“君子勿欺于暗室”等,讲的都是慎独慎微、严于律己的意思。古人对律己的要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是律人必先律己。古人认为,“善败由己”,事业的成功与失败都是由自己造成的,主观因素起主要作用,对任何事必须“归咎于身,刻己自责”,对自己严格要求。反之,“好责人者,自治必疏”,喜欢责备别人的人,要求自己必然不严格。正确的做法是,“君子责己,小人责人”,“好汉责己,懦夫怨人”,“治人者必先自治,责人者必先自责,成人者必先自成”。事情做不好要尽量从自身找原因......
中华传统美德 · 气节:不为五斗米折腰
2022-05-24
精神内涵气节是中华文化特有的道德范畴,也是华夏民族文化遗产中非常优秀的部分。气节,指人的志气和节操,对道德理想的一种坚守。气节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是道德主体的一种精神状态、一种坚持。华夏民族能傲立于世,靠的是民族气节;一个人能顶天立地,靠的也是做人的气节。气节与仁、义、礼、智、信这样一些范畴有所区别,因为它不直接构成道德理想某一方面的内容,而是对所有这些道德理想的一种坚守。这样一种对伦理理想的坚守,从个人角度看彰显人的主体意识,突出人的能力与个性,从社会角度看则能够砥砺风气、教化社会,引导和激励人们遵循和捍卫善的价值和理想,从而对社会与文化起到整合、稳定的积极作用。中国古代文献中较早把“气”和“节”联系在一起的是司马迁。司马迁《史记·汲郑列传》描写汉初重臣汲黯,说他性傲、耿直,“然好学,游侠,任气节”。当然若从“气”和“节”两个词分别考察,则可以追溯得更早。如:孟子曾对公孙丑说过:“吾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