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美德
中华传统美德之家和
2021-07-14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家庭能够诸事顺遂,长兴不衰。在一个大家庭里,有辈分、年龄、爱好之不同,生活在一起,营造和谐幸福的氛围,对家庭的生活和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更是对道范公约的实践。清朝作家吴趼人写到:“大凡一家人过日子,总得要和和气气,从来说‘家和万事兴,’只有家庭和谐,才能兴旺发达。”一个家庭要长久兴旺,是以“和”为本。孔子在《论语》里也一再强调“和为贵”,“和”是一种智慧,一种策略,是生存发展之本。家和是良好家教家风的传承。古人强调在一家之内,“以孝为德之本”,“父慈子孝”,“夫唱妇随”,这都是“家和”最基本最常见的表现。夫妇关系是维护家庭关系的核心,对待夫妻关系的态度,是衡量一个人乃至一个社会伦理道德的重要标准。如东汉时期的宋弘、唐代的尉迟恭,不娶皇族之女,不休患难之妻,“糟糠之妻不下堂”。子女继承家风,保持正能量的传播,遵从传统美德,便凡事兴旺发达!舜是以家和为贵的典范。舜生活在“父顽......
中华传统美德之爱国
2021-07-13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灿烂文明的历史。虽然经历了许许多多物是人非、沧海桑田的风云巨变,但爱国主义精神却代代相传。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诗云:“位卑未敢忘忧国”,“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等表达了诗人至老不衰的爱国之志;曹植在《白马篇》中曰“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真可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自古以来,中国的爱国志士不胜枚举。岳飞一生践行“精忠报国”;文天祥在敌人面前宁死不屈,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言壮语表达了他崇高的民族气节;林则徐以无比的勇气和决心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他发起禁烟运动,亲自到虎门销烟,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勇敢、顽强的爱国篇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北宋名臣范仲淹在散文《岳阳楼记》中所表达的爱国抱负。他是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和教育家。据《宋史·范仲淹传》记载,范仲淹为官清廉自持,正直敢言,不与世沉浮,生活节俭。他做官之......
中华传统美德之行孝
2021-07-12
养育之恩如天厚,百善孝当先,孝敬父母为中华众多美德之首!孝道是古老的“东方文明”之本,中国人视孝道为人格、家庭和睦、国家安康之本。“仁”是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重视和倡导孝悌,认为孝悌为修齐治平之基础,为行仁之开源!“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恩情如三春晖,儿女却难报答于万一啊!俗语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水”。我们在父母无私的呵护、关爱中渐渐长大,父母却在一天天变老,白发皱纹当是儿女心中的怜,病痛缠身应是儿女心中的忧啊!实行孝道,要有“子欲养而亲不待”的迫切心和“父母给了我生命,含辛茹苦把我养大”的感恩心,用实际行动来报答亲恩。养父母之身:《论语》子夏曰“事父母能竭其力”,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供给父母,竭力侍奉,使父母不匮乏。东汉时期社会混乱,盗贼四起,有个人叫江革,他年幼丧父,背母逃难时,多次遇到盗贼要抢夺他,江革在盗贼面前哭诉“我有老母需要奉养”,盗贼被他的孝心感动,就不忍心伤......
中华传统美德之敬业
2021-07-09
敬业属于职业道德范畴,是一个人对所从事工作的态度,是对工作的尊敬。敬业是人生价值观的体现,是做人做事忠诚的表明。早在《礼记》中就有“敬业乐群”之说。南宋朱熹阐述:敬业就是专心致志以事共业。近代粱启超也专门对敬业精神阐述到: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放到这事上,心无旁骛。可见敬业一向是国人推崇的工作态度,正因为有了敬业凝聚力的氛围,社会发展更显生机活力,科技方日益兴盛。敬业是一种责任,一份对待工作执着的心。一个有敬业心的人,即使在困难的环境中也会抱着乐观的态度,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敬业是忠于职守,持之以恒,无私奉献和忘我的工作精神,也是我们立德的基石和行为的规范。展开历史的史册,从古至今记载着许多爱岗敬业忠于职责的故事。如上古时代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公而忘私的精神令人钦佩。又如我们可敬的周总理,在病痛难忍时用椅背顶住腹部连续工作三个昼夜,安排各项会议、耐心听大家汇报。再如抗...
尊老爱幼成语大意和出处
2021-07-07
尊老爱幼成语出处来自于《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在儒家典籍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四书"之一。尊老爱幼在目前也是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主要意思是指尊敬长辈,爱护晚辈,同时也是指人的品德良好,属于汉语成语之一。尊老爱幼作为中华名族的美德,其实可以看出,从古代世人就较为重视尊老爱幼的观点,在现代社会更是如此,例如从公共建设上来看像养老院、孤儿院、公交车上的老弱病残特别的座位、希望工程慈善捐款、困难地区捐赠物品等等也是一些对尊老爱幼的体现,中国人一向说自己是一个懂得尊老的民族,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也是要尊老敬幼。成年人有很多无形的责任,自己的工作、恋爱、家庭、孩子,我相信,成年人都会有这样的烦恼:在外辛苦工作,为了更好的将来打拼,但又有多少子女能真正体会到父母的爱?从发展来看尊老爱幼起始于原始社会,当时生产力低下,在氏族公社的内部为了人类的繁衍和文明的延续......
传统美德中的知足常乐是什么意思
2021-07-07
知足常乐出自《老子》。《增广贤文》中也说:“知足常乐,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作人如果懂得满足,就不会为自己生活得不理想而感到屈辱;也不会因自己想追求更多的利益却得不到而感到羞耻。也就是说,凡事都要有满足的时候,凡事都要把握一个度,作到适可而止。这样,你的心才会感到知足和快乐。颜斶是战国时齐国隐士,受母亲钟离氏教导,耕读修身,隐而不仕。齐宣王慕其名久矣,于是就把他召进宫来以备咨询。宣王说:“今后你就住在我这里,我保证你饮食有肉吃,出门必有车乘,你夫人和子女个个会衣着华丽。”然而在乱世中追求出将入相,享受荣华绝非颜斶这等隐士的本意,他为保持本心,拜谢齐王后辞行而去,并留下了“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的名句。意思说:“每天晚点吃饭,也像吃肉那样香;安稳而慢慢地走路,足以当作乘车;平安度日,并不比权贵差。”他摆脱了外在诱惑,守住了自我内在的自由,表达了一个有志气的士人对生命价......
中国十大传统美德
2021-07-06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传统美德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标准和尺度之一,中国的十大传统美德,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按其标准要求自己:一、仁爱孝悌;二、谦和好礼;三、诚信知报;四、精忠报国;五、克己奉公;六、修己慎独;七、见利思义;八、勤俭廉政;九、笃实宽厚;十、勇毅力行。仁爱孝悌这是中华民族美德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仁”是中华民族道德精神的象征,是各种道德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高的德目,而且在世俗道德生活中也是最普遍的德性标准。“仁”德的核心是爱人,即“仁者爱人”。“孝悌”之德的基本内容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它形成了一种浓烈的家庭亲情,对家庭的关系,从而也对中国社会的稳定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是民族团结的基石,孝悌之情扩展时“忠恕”,“忠恕”之德的基本要求是以诚待人,推己及人,即“四海之内皆兄弟”,“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社会风尚。由此形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社会生活中浓烈的人情味和生活情趣。爱人、孝悌、忠恕......
传统美德中的修身、齐家是什么意思
2021-07-02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从传统美德上来看会涉及到各个社会中的生活领域,而从传统美德的内容上来分析可以说是博大精深,而从另一层面则也是一种名族精神的体现,道德感是人的独特品质的一个组成部分。道德的根本,是自制心和克己心,使自身的本能服从全体,当良心、羞耻心、责任心和事业心在你的心灵中永远扎下根来的时候,你就会形成一种有道德的个性。这边我们在传统美德中提到的修身、齐家的意思,在“修身”这个词上,主要是指通过修养使个人具备美德。儒家经典《大学·圣经》中有提到:“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修身的目的是为了齐家、治国,修身的标准是个人达到较高的美德素养。个人美德主要包括:志向高远,诚实守信,刚正不阿,自强不息,重德贵义,律己修身等。修身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xiūshēn,在本意上是指陶冶身心,涵养德性,修持身性。在文献出处上来看,詹瀛生《题载敬堂》楹联:“载福绥仁惟造福;敬身有道在修身。...
中华传统美德之友善
2021-07-01
友善就是友爱和善,指人与人之间的亲近和睦,真诚相待。古往今来,友善的人生态度,都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这样表达友情、善意的佳句不胜枚举,家喻户晓。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牙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牙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牙甘居其下,终成一代伟业。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其实鲍叔牙和管仲是好友,鲍叔牙举贤不避亲,甘愿屈居管仲之下,实乃善待朋友之楷模;齐桓公不计前嫌、气度宽宏,友善之心实属罕见;管仲幸逢纯洁友情和知遇之恩,尽心竭力、忠心耿耿。三股友善的力量凝聚一起,成就了千古美谈。友善是心与心沟通的桥梁,是人与人相处的准则,是社会的润滑剂,也是爱的奉献与蓄积。友善......
中华传统美德之尊重
2021-06-30
尊重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语中尊重的意思是:尊敬、重视,指对方比自己地位高而必须重视的心态及其言行,现在已逐渐引伸为用平等相待的心态对待别人。出自《汉书·萧望之传》、《新语·资质》。尊重是人与人交往的一种高尚美德,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体现。尊重是看待任何人都是平等的,不因性别、地位、贫富等差别对待。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人常说: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孟子·离娄章句下》中说:“敬人者,人恒敬之。”只有懂得尊重,才能赢得尊重。文明礼仪,强调的是以尊重为本。《周易》讲: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即对待比自己强的人不谄媚,对待比自己弱的人不轻慢。尊重是相互的,所有的关系都需要彼此带着真情实意,才会和谐相处。齐国,有一个叫陆晓慧的人,地位很高且才华横溢,为人更是恭谨亲切。然而他却从来不把自己看的很高,前来拜见他的官员,不管官大官小,他都以礼相待,一点都不摆架子,如果客人离开,他会站起来送到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