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美德
中华传统美德之舍得
2021-08-04
中国是一个历史非常悠久的世界文明古国、礼仪之邦,重德行,贵礼仪。中华上下五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美德,在继承和不断创新中发展至今,确实带动了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提升,其中包含着舍得之智慧。舍得就是愿意付出,不吝啬,是能屈能伸的品性。在中国历史上,有舍有得的典故不胜枚举:王昭君主动舍弃宫廷的繁华享乐,甘愿出使边远荒凉的塞外,她的出塞和亲,使得汉朝与匈奴和好数十年。“昭君出塞”成为我国历史上流传不衰的民族团结之佳话。天地之间有舍才有得,天舍风霜雨露,地生五谷百果,人得安居乐业,此乃“天赐百福”。舍是因,得是果,因为有爱,方能施舍,终有所得。懂得舍,是一种以舍为得的智慧。俗语说:“活着为众人,生命值千金,活着为个人,不如一根针。”生活就如同一个容器,能储存的东西有限,若不肯拿出一些,就不能再放进去。施舍并非失去,而是另一种获得。施舍与人分享,能得爱人更亲密、朋友更亲近、邻里更和谐的果效。人要彼此相顾,......
中华传统美德之成人之美
2021-07-29
“成人之美”这个成语来自《论语·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意思是成全别人的好事。也指帮助别人实现美好的愿望。通常意义上人们对于“成人之美”的理解,往往指的是成全一段美妙动人的姻缘。南陈后主陈叔宝有一个妹妹乐昌公主,才貌双全,嫁给了太子舍人徐德言。在陈国亡国前夕,他们夫妻二人将一枚铜镜一劈两半,作为今后相认的信物。不久隋文帝杨坚灭了陈国,徐德言逃脱,乐昌公主成为俘虏。之后杨坚把乐昌公主赏给隋朝开国功臣杨素,公主虽受宠爱,却总是郁郁寡欢。后来,徐德言历经千辛万苦,通过铜镜与乐昌公主建立了联系。杨素得知后,并没有发怒,反而被他们的真情打动,于是成人之美,把乐昌公主送还给徐德言,这就是“破镜重圆”的美丽故事。再一种“成人之美”就是成就别人美好的人生事业。程砚秋先生曾拜梅兰芳先生为师。为了让程砚秋在戏曲艺术上有更高的建树,梅兰芳每晚的演出都给程砚秋留一个最好的位置,使他有更多的......
中华传统美德之见义勇为
2021-07-28
见义勇为出自《论语·第二章·为政篇》,意思是看到合乎正义的事就勇敢地去做。子曰:“见义不为,无勇也”,其中的义指符合于仁、礼要求的行为,勇就是果敢、勇敢。孔子把“勇”作为实行“仁”的条件之一,勇必须符合“仁、义、礼、智、信”才算是勇,否则就是乱。勇在中华传统美德中是值得被肯定、被嘉奖的品质。见义勇为,不计祸福。这是古今传承的优良品质,有舍生取义的气概,知其不利而为之的风格,知其有牺牲自身之虞而不顾的勇气。见义勇为是扶危济困、匡扶正义、无私无畏、挺身而出、临危不惧的真实体现,是彰显社会正义风尚的善意之举。我国各朝代法律对见义勇为者的保护力度都很大,有着各种表彰和奖励;而对见义不为、见死不救的处罚力度也相当大,均有史料可证。时至今日,“扶不扶”、“救不救”却成了热议话题。因为扶人可能会被讹诈,救人可能会被追偿或遭人误解,使见义勇为的成本升高,越来越多的人望而却步、避而远之。现在是文明社会,凡与......
中华传统美德之勤俭节约
2021-07-27
勤俭节约就是辛勤劳动、生活节俭。它是古代士人修身养德的一种生活方式,更是古老的中华民族代代相传之美德。古往今来,勤俭节约的理念一直深入人心,诸葛亮在《诫子书》中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贤德之人,无论经历贫穷还是富足,都会安静作工,勤劳俭朴,依靠内心的平静安稳来修养身心,依靠俭朴的生活来培养自己的德行,从而达到“身修”与“家齐”。俗话说:“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春秋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到秦国时身无分文,忍饥挨饿,连剩的稀粥都成了救命宝贝。后来秦穆公要送重耳回国当国君,重耳打算把用过的破烂全部扔掉,大臣壶叔和狐偃连忙苦劝,重耳思索一番后,便命令士兵都捡回来,并一再表达悔意。重耳做了国君,不忘记狐偃和壶叔的教诲,勤于政事,俭朴节约,很快使晋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留下了“暖不忘寒、饱不忘饥”的佳话。在物质极为丰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勤俭节约依然是我们的“修身之要、持家之宝”。虽然随......
中华传统美德之仁礼存心
2021-07-23
仁礼存心,出自《孟子·离娄下》:“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意思是君子与一般人之所以有差别,是因为他心里所怀的念头与人不同,君子内心所存的是仁和礼。《说文解字》中说:“仁,亲也,从人二。”“仁”的最初含义是人与人的一种亲善关系。孟子认为仁爱要推己及人,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施行仁政,他因怕浪费百姓的资财,先后将宫里的三千多名宫女遣送回家,使她们选丈夫成家;在关中闹饥荒时,有不少百姓卖儿卖女以求生存,他就拿出国库的钱财赎回那些被卖的儿女,送还他们的父母;有一次打完仗,他命人收集阵亡的将士骸骨,哀悼死者,死者父母得知皇上为其子哭泣,认为死而无憾。唐太宗仁爱治国,为唐朝的繁荣富强奠定了基础。历史上有一个很著名的关于“礼”的典故——曾子避席。一天曾子与孔子同席而坐,孔子问他:“有德明君,善于教导,百姓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没有......
中华传统美德之持之以恒
2021-07-22
持之以恒,出自曾国藩的《家训喻纪泽》,意思是做事要有恒心并长久的坚持下去。持之以恒是一种坚定的人生信念,也是我们对待生活的一种态度。虽然人人都渴望成功,但成功绝非易事。面对外界各样美物的引诱、各种娱乐的吸引,以及前行时种种的艰难险阻,人常会因此产生懈怠和退后的思想,以致于半途而废。还有一些人没有定见,做事忽冷忽热,心中志向像天上的云彩随风变换,这也将注定一事无成。只有持之以恒的人,靠着自信、顽强和忍耐,坚定不移,才能最终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沐浴到胜利的光辉!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恒心坚持才能铸就成功。几千年华夏历史长河中,曾有无数成功的仁人志士,无不具备这种美德。大禹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历经十三年的不懈努力,耗尽心血,终于完成治水大业。司马迁继承父志,不避寒暑,昼夜写作,历经十四年终于写成《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其不但是一部历史巨作,更是一部文学宝库,被后人评为“史家之绝唱,无......
中华传统美德之人贵知耻
2021-07-21
人贵知耻,知耻是中华传统美德之一,是道德行为的基础,是作人最起码的底线。古人说:知耻为君子,必忠必孝;不知耻为小人,必不仁不贤。知耻之心,就是在自己心中建立起辨别善恶、是非、美丑的标准;对自己言行的过失和自己不道德、不负责任的行为有羞辱惭愧之感。北宋学者欧阳修说:“廉耻,立人之大节。”知耻之心尤可贵。清代学者朱起凤,出身书香门第,自幼熟读经史,博览群书。二十一岁那年,朱起凤代他的外祖父批阅学生试卷,发现试卷中有人用了“首施两端”一词,朱起凤未曾见过此词,以为学生错写,便提笔批道:“当作‘首鼠两端’。”没想到学生并未写错,原来“首施”也是有出处的。该学生讥笑朱起凤:“《后汉书》都没读过,怎能批阅文章?”受到学生这样的奚落,朱起凤深感羞耻,他把学生的嘲笑化作鞭策自己严谨治学的动力。此后他一边认真教学,一边用心治学,历经三十年的刻苦努力,朱起凤独立编纂出一部三百万言的《辞通》。为汉语言文字的发展......
中华传统美德之厚道
2021-07-20
厚道就是不刻薄,为人诚恳,待人宽容,古道热肠。就如汉朝贾谊在《过秦论》中以“宽厚而爱人”来评论战国时期有君子风度的人物,又如唐朝柳宗元在《柳河东集》中以“君子行厚而辞深”称赞为人敦厚、言辞朴实的人。厚道待人这种品德自古为社会所崇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北宋的韩琦是一代名臣,他待人宽厚,为将为相,辅佐三朝,得到了“朝迁清明,天下乐业”的好评。有一次晚上看书,旁边帮他执灯的士兵有点不专注,把他的鬓发稍微烧了一下。当时他头也没转,顺手就把火给灭掉了。过了一会儿,他发觉那个士兵没在。手下的人说:“他把将军的鬓发都烧到了,就把他换掉了。”结果韩琦说:“你把他找回来,他已经知道怎么执灯烧不到人了。”厚道蕴含了无限的智慧和人生哲理。在患难之中求人帮助时,谁不愿遇到厚道的人呢?既然“世界需要热心肠”,那么人人就都要做厚道的人,以自己的真诚换来他人的真诚。厚道之人宅心仁厚,就是居心仁爱、宽容。人生在世须修......
中华传统美德之礼仪
2021-07-16
礼仪是人类正常生活中要共同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如尊老敬贤、礼貌待人、容仪有整等。在古代中国历史上国之大事有二:一是祀,二是戎。祀是内政,内政就少不了祭祀之礼!戎乃外交!外交少不了邦交之礼。礼是内政,是治国安邦的制度,是修身齐家的伦理道德。中国最早的“礼”是“五伦”之礼,规定了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由此形成了中华民族礼尚往来,以礼来待人的传统美德。古人常以知书达礼为高尚之人。孔子教导他的儿子学“礼”,孔子认为人不学习“礼”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和生存,更谈不上为社会、国家尽力了。他要求儿子懂礼貌、遵纪守法,成为一个有修养的人。对人、对家、对社会都应当有爱心,与人为善,和睦相处。而且应当重义轻利,不要斤斤计较。在家孝敬父母、勤俭持家,在外谦虚诚实,遵守公......
中华传统美德之规矩
2021-07-15
规矩指礼法、法度,一定的标准,出自《荀子·礼论》:“规矩诚设矣,则不可欺以方圆。”俗语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生活处处都要有规矩,每一样都离不开规矩的约束。《韩非子·饰邪》:“悬衡而知平,设规而知圆;天下之事,皆须规矩。”有了规矩,人才会有做人的底线和原则。在形形色色的欲望和诱惑下,作人的底线是支撑他永不倒下的铜墙铁壁。周亚夫是汉朝功勋卓著的将军。有一次汉文帝到周亚夫的军营犒劳将士,想直接进去,卫兵说:没有将军命令不能进入。等有了命令,卫兵又对文帝一行说:“将军有规定,在军营内不许策马奔驰。”于是,文帝等人就拉着缰绳前行,一进军营,看见周亚夫手执兵器对文帝拱手作揖说:“穿着盔甲的武士不能够下拜,请允许我以礼参见陛下。”文帝深受感动,称赞周亚夫军纪严明,恪尽职守,并传令重赏。淮南子曰:“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国家有法律法规,学校有校规校纪,社会有行为规范,乡村有村规民约,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