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习惯
和刚失去亲人的人交流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2023-02-22
人在刚刚失去亲人的时候往往会很难集中注意力,也很难接收新的东西,可以说在感情上他们是疲劳的也是痛苦的,在当你知道有朋友的亲人去世之后在接下去和朋友交往交流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一些要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1.尽快联系。要记住,无论什么时候都不算为时太晚。打电话询问什么时候可以去探望,以及可以帮什么忙。询问有什么具体的事可以做,例如买东西或照看老人和小孩等。2.葬礼前不要做过长的停留,不要多说话。诸如“你没拖累了,可以过得好些了”,“这样对大家都好”,“他(死者)这下没痛苦了”,类似这类的评论都会激怒死者家属。3.关住一下孩子。他(她)们也会悲痛,但往往被忽略。他(她)们可能很安静,但心里却很难过。4.如果悲伤的人不愿讲话,你默默地陪伴他(她)也是帮助。5.可以写一封信。信可以被反复阅读,让他(她)分享你对亡者美好的回忆,将是对其亲人极大的安慰。6.允许相当的时间悲痛。不要急于把照片收起来,......
坟墓的起源和雏形
2023-02-22
坟墓是逝者死亡后丧葬文化中最主要的实物形态,它从历史文化和物质上集中表现了人们的死亡观、社会等级,以及民风民俗,因而,是理解社会的一个窗口。坟墓是生者按照自己的认识水平及社会境况设置的,因而它又是尘世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从文献上,我们知道埋葬行为是从"弃尸"到"野葬",然后才出现掘坑而葬,这样,坟墓便出现了。在古代时期,埋棺之处(坑)曰墓,也叫茔;墓地范围以内的区域曰"兆域"。墓地埋棺之处的地面上堆起土丘,曰坟,或冢,也就是说,墓指平处,坟指高处。自坟出现以后,两字遂不分,民间统称"坟墓"。中国古代历来有在墓区植树的习俗,尤多植松、柏以及杉等树,取象征先人如松柏长青之意。故后世常以"松柏"喻指墓地,并常于挽联中写某人"松柏长青"之类。...
在古代时候的祭祀文化观察
2023-02-22
在古代时期祭祀文化有很多,大致主要有祭神、祭祖先、祭孔子等,从一些地方来看,例如原蓼泉县城在每年“立夏”前一日,要举行祭“风神”活动。其仪式放在夜晚举行。在还有一些地方在古代时期,每年祭祖活动时候一些名门旺族,在纪念先祖之日,在坟茔里要续族谱、家谱,有的要重立“族规”,如有的后人做了偷牛盗马的事,要在坟茔里进行惩处,有的棍打四十,有的要一在坟茔罚跪儿个时辰,起到警诸后世的作用。在古代时期一些出门在外或远离家乡几年、数十年的人,回归故里,无论何时都要到坟上烧纸祭祀,谓之“谈先祭祖”。有些在外赚钱的富户,为荣光耀祖,显扬父母,不惜花费银子,重修祖坟,重新安葬祖先,还要大宴宾客,其声势显赫,令乡邻羡叹。在祭祀孔子上,在以前民俗中有农历八月二十七日为孔子诞辰日,不少儒绅聚集一起举行纪念活动,以前不少祭孔的活动会选择在学校或文庙举行,供奉“大成至圣先师孔宣王”孔子的牌位,儒绅按长辈、晚辈秩序排列,依......
古代祭祀音乐的文化追溯
2023-02-17
在祭祀活动的音乐往往是在祭祀场合不可或缺的一种载体,从人类较早记载音乐的活动,祭祀音乐在相当程度上与祭祀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在三皇五帝时期,每一个氏族部落均有自己独特的乐舞,这些乐舞本身则含有对图腾的崇拜,对天地、神灵、祖先祭祀的意味。所谓六代乐舞均属于祭祀用乐。《诗经》中的《颂》,亦用于祭祀。至于《楚辞》中的《国殇》是祭祀为国捐躯者用乐的范例。祭祀音乐主要用于祭孔、祭祖、祀天地神灵等,既有宫廷祭祀、官府祭祀,也有民间祭祀;一些主要的国家大礼,诸如驱傩等,都是“以歌舞驱疫酬神”的。至于其后的演化,宋代以后凸显的迎神赛社等,同样是以歌舞酬神祈福。民间祭祀中的祈雨、祈祷丰年等以“乐”来与天地神灵沟通也是必需。在中国历史上,由人们创造出来的各路“神灵”众多,因而也便有形形色色的祀典对象,在大型的祭祀活动中,音乐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历代的官书正史中均有大量的祭祀用乐的记载。...
古代祭祀仪式中祭祀音乐
2023-02-17
祭祀音乐往往就是在祭祀仪式中所使用的音乐,在以前古代时期到现在的现代在祭祀祭礼中都会用到,在以前古代时期,祭祀音乐往往是和祈祷以及和天地沟通的一种语言和工具,在各种祭祀礼仪中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其实也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祭祀音乐作为礼的需要、精神的需要,用于祭祀不可或缺,追求的是一种庄重肃穆的气氛。在人们的文化观念之中,祭祀中用乐包含了与祖先、神灵同乐的意味;在祭祀音乐中,既有演唱的形式,也有纯器乐演奏的形式,祭祀活动中所用的乐器也成为人化的神器、神化的乐器,是为以音代言的教化工具。历史上的祭祀音乐有着极强的社会功能和实用功能性,祭祀用乐的范围相当广泛,这是万物有灵原始宗教观念的深化与延续。音乐与祭祀活动的紧密结合至少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存在。在人类文明几千年的音乐文化生活中,祭祀音乐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在裴里岗文化、河姆渡文化、仰韶文化以至龙山时期的五台阳白文化、襄汾陶寺文化遗址中,都有乐器出......
海葬的历史由来和起源是怎么样的?
2023-02-17
从海葬来说就是将逝者通过水这种载体来进行安葬,从历史由来上来说,海葬的历史可以说是十分悠久,在早期海葬主要起源于北欧,并成为海上最古老而哀痛的仪式。海葬最初的仪式十分的简单,它以小船载尸,挂上风帆,乘着落日的余晖,驱使西行,任其在大海中漂游。后来在逐年的演化中,在后来演化的过程中,逐渐被军队所使用,在早年舰船上的人员死亡的时候,如果尸体没法运回陆地安葬,则往往会选择在海上进行海葬,这是最早的由来。在现在,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深入,海葬往往采用的形式是将逝者火化之后再安排海葬仪式撒入大海。在现在除了海葬,相同的还有撒江、撒湖等葬法。...
什么是海葬,关于海葬仪式流程是怎么样的?
2023-02-17
海葬属于一种水葬的形式,大多数形式上主要是将骨灰直接撒入大海的葬法,可以说骨灰撒海突破了传统的“入土为安”观念,但从自然来讲,本意也有从自然中来,回到自然中去的意思。仪式流程:1.带好居民身份证到专门的殡葬服务中心办理登记或者打电话进行电话预约登记。2.殡葬服务中心根据预约登记要求,确定海葬进行的时间,同时发信给已经登记好的市民,通知交费的时间(一般会在活动进行的前一周)和地点。3.在甲方收到信件后,按照所指定的时间和地点去办理交费手续,领取海葬活动须知。4.按照须知上的时间到指定地点乘车、乘船,进行海葬活动。通常各个地方和不同的海葬殡仪机构在流程和规则上各不相同,如果需要了解详细的建议可以去当地能够办理海葬的相关单位来咨询。...
中国的丧葬礼俗之——纸幡
2023-02-16
在古代历史中流传下的丧葬习俗在祭礼的礼法中有很多,其中纸幡是一种用纸制作的一种纸作旗幡,拼音读作“zhǐfān”,在以前也称为“招魂幡、安魂幡”,是一种丧葬礼俗中的常用祭祀用品,其中自然有迷信的观点在其内,但从古代祭祀中的礼法来看,其实本质不过是人们对逝者的尊重,属于一种俗信,此外也是一种传统孝道文化以及对已故逝者的一种思念体现。在以前纸质的纸幡在做好之后还要在上面书写和死者名讳及生卒年月日相关的信息,通常治丧用的“纸幡”传统都是靠手工剪的,而各地民间丧葬风俗习惯不同,在剪纸幡的方式方法上也有很多,而做好的纸幡往往要挂在实现准备好的柳棍上,有些地方会按照已故逝者的性别“男左女右”的原则挂在灵堂或灵棚的左右侧,在古代时,有些地方在吃晚饭前,逝者的子女们还会去当地土地庙一趟,在民间俗称“压纸”。当然,百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风,各地的地方丧葬民俗肯定都会有所不同,而纸幡是在以前甚至现在一些地方治丧......
腊八节习俗科普
2022-12-28
对于腊八的习俗,大家是不是最先想到的是腊八粥呢?没错,在这一天能喝一碗妈妈亲自熬制的腊八粥,是一件多么温暖的事。俗话说:“腊七腊八,冻掉下巴。”喝了妈妈熬制的腊八粥,一定会暖暖的过完这个节日的。那么,除了喝腊八粥,腊八还有什么习俗呢?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祭祀腊八本来就是祭祀的日子,一些地方至今还保留着这样的习俗。祭祀的对象包括:先啬神神农、司啬神后稷、农神田官之神、邮表畦神、开路、划疆界之人、猫虎神、坊神、水庸神、昆虫神等。唐宋后来又融入了......
十二月初八“腊祭”
2022-12-28
腊祭在先秦称为“蜡”,是古代十二月举行的一种庆祝农业丰收的盛大典礼。每当农业生产获得收成时,人们便认为这是年初祈年祭的结果,是跟天地万物之神的助佑分不开的。所以在旧年将尽,新春将来的十二月,人们就要对天地万物之神进行一次总的报谢大祭典,同时也为次年的农业生产祈祷求福。蜡祭的对象都是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的神。据《礼记》的《郊特牲》和《月令》郑玄注说,主要有10余种。其中祭农神,是对农业始祖神农氏的崇拜和纪念。祭作物神“百种”,是报谢其给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衣食来源。祭农官田畯(jn)神,是感谢其督促和领导农事的功劳。祭田间的亭舍道路诸神,是报答他们为农夫提供了歇息之处并便利了运输交通。祭禽兽神,如猫、虎之类,则是答谢它们捕杀田鼠、野猪等农田祸害而保护庄稼的功劳。祭水利设施神,是因其有防洪和排灌之功。还有日月星辰诸神,其主管阳光雨露,是农作物丰收所依靠的天时基础。土地神则是农作物生长所依赖的地利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