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投稿
清明节的祭扫礼仪-清明习俗及祭扫烈士陵园
2019-07-15
(1)清明节习俗清明节是传统的纪念祖先的节日,其主要形式是祭祖扫墓。这一习俗相沿已久,据史书记载,秦汉时,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汉书.严延年传》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地'。随着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越来越发达和强固,远古时代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了'五礼'中:'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朝廷的推崇使墓祭活动更为盛行。古人有描写清明扫墓的诗:'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民间广为流传的孟姜女寻夫小曲也有'三月里来是清明,桃红柳绿百草青;别家坟上飘白纸,我家坟上冷清清。'唐代杜牧的名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些诗句都十分真切地反映了当时清明扫墓时的情景和氛围。为什么要在清明扫墓呢?这大概是因为冬去春来,草木萌生。人们想到了先人的坟茔,有否狐兔在穿穴打洞,会否因雨季来临而塌陷,所以要去亲临察看......
祭父
2019-07-14
爸爸,今年清明是你在天堂的第二年。你的突然离去一直是我心中痛。这两年我没有一天不想起你,女儿对不起你。爸,天堂那边是不是很安静,尘世你操心劳碌。天堂那边你就好好安息吧!家里一切都安好!妈有我和哥照顾。...
父爱深深 (写于2004年)
2019-07-14
父爱深深(给父亲扫墓归来)依稀出差二百天,谁知别去永难还。梦中相见苦挽留,醒来泪流庆团圆。爸爸,您在另一个世界里生活得还好吗?我时常翻开咱家的像片一遍遍地看您,您手插着腰,永远帅气的脸露出特别慈爱的笑,您喜欢照像,您照的每张照片都特别好看。常常看着您的照片,感觉好象梦一样,因为我最亲爱、最熟悉,最喜欢给我们讲唐诗宋词,讲故事,教我们写字的爸爸,居然与我们远隔天涯,今生今世无法重逢,每想到此,我都抚摸着照片泪流满面。记得我很小的时候,您教过我们一首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春”,当时我还问过您,这首诗描写的什么画面,要说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而今早已明白。对于活着的人来说,对逝去的亲人的思念,永远象清明的天气和雨那样缠绵不断,化解不开。一年一度的春节到了,希望您在另一世界里过得幸福,我们会永远怀念想着您,直到我们在另一个天国里团聚。虽然现在我们属于二个世界,......
我听不懂它们的鸟语
2019-07-13
今早,当我还在朦胧中时,由远至近传来了一声清脆的鸟鸣,就落在窗前的竹枝上。后来又是几声低低的却十分有力的叫声,仿佛是在呼唤朋友。果然,不一会儿,另一种嗓音开始了回应。它俩你一言,我一语,一会儿急促,一会儿呢喃,一会儿高昂,一会儿低沉,二十多分钟的交谈,竟没出现过重复的音调,内容可想而知是多么的丰富!常言道“路旁说话,草窠里有人偷听;屋外说话,屋内有人偷听”我这样静悄悄地躺在这儿,似乎有些不妥,可这俩小家伙也着实不担心,它们好象知道我听不懂它们的鸟语,后来索性落在窗台上,毫不掩饰地说着它们的悄悄话!就这样,在许多个清晨,我呢,有时是在小鸟们叽叽喳喳的嬉闹中被唤醒;有时,就在黎明的静谧中等待那将如期而至的婉转鸟鸣。...
最后的日子—本龙日记摘抄
2019-07-13
1969年11月29日早上,正福入房内唤母亲吃饭,发现阿妈跌坐于床下,身体斜倚着侧边的立柜,萍儿呆立一边。我和德贤赓即去县医院请医生,无人应允。蒙邻居帮忙,午后,该院擅长儿科的兰医生前来出诊。兰医生确诊系中风,血压210/185。处方为利血平、安眠药物及针剂维生素C、K。午后,基本丧失意识,由喃喃作语而基本失语,便溺失禁。给姊妹、哥哥发电报,告母病危。1969年11月30日阿妈意识似有恢复,右半身不能运动。服药后终日昏睡,即使喧哗吵闹,其鼾声不绝。午后,兰医生来探视。临别,嘱我们翌日上午十一日许去医院请其出诊。1969年12月8日五日,小妹夫妇从三台西平赶回。时间限制,午后匆匆离去。大姐、三姐和德贤将其送至东门外屠宰场。他们将步行四个多小时才能回到西平。阿妈近日病情无明显变化,右侧瘫痪,神志不清,如梦呓状。不怎么烦躁,可少量进食。1969年12月18日二姐于十一日从茂汶赶回中江,今日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