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馆
免费
中级馆
{{jibiaLevel[1] ? jibiaLevel[1].price : '98'}}/年
高级馆
{{jibiaLevel[2] ? jibiaLevel[2].price : '198'}}/年
尊享馆
{{jibiaLevel[3] ? jibiaLevel[3].price : '398'}}/年
普通馆
免费
中级馆
{{jibiaLevel[1] ? jibiaLevel[1].price : '98'}}/年
高级馆
{{jibiaLevel[2] ? jibiaLevel[2].price : '198'}}/年
尊享馆
{{jibiaLevel[3] ? jibiaLevel[3].price : '398'}}/年
精神内涵
孝,指善事父母。悌,指兄弟姊妹的友爱,也包括与朋友之间的友爱。“孝悌”作为整词首见于《论语·学而》:“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弟”即为“悌”。自此,孝悌理念作为一个完整的术语被传承下来。
孟子对孔子孝悌合一思想作了更深刻的阐发,认为,敬兄即敬长。敬长是广义的长上,并将这一原则称为“义”。宋代朱熹注解为“善事父母为孝,善事兄长为弟”,成为南宋以来对“孝悌”的标准释义。
因此中国传统的“孝悌”主要是指孝顺父母,敬爱兄长,但又可泛指对长辈的奉养、顺从和尊敬。孝悌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是“仁”之基础。“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也称人生八德,孝悌是八德之首。
孝悌作为中国社会的传统美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但其基本内容和思想精髓却一脉相传,绵亘不绝。悌的广义就是尊上敬长,已蕴含在孝中,所以古代孝悌传统偏重孝的内容。其主要内涵:
一是敬老奉亲。孝悌是基于人类血亲之情天然生成的情感,是人类反哺报恩意识的体现。
《礼记·祭统》说:“孝子之事亲也,有三道焉,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因此,孝悌首先是要“能养”,关键还是要“敬”,态度恭谨侍奉父母,还要尊敬其他长辈。
二是顺从长辈。古人从穿衣、吃饭到婚姻大事,凡事谨遵父母之命,即使违背子女意愿,子女也须服从。古代妇女的“七出”中,就把“不顺父母”列为“七出”之首。“顺”的对象不限于“父”,还包括兄和长。
三是无违于礼。父母在世,依礼侍奉;父母去世,按礼安葬和祭祀。观看孝子的祭祀就可知道他对父母的孝敬之情。
四是忠孝一体。《礼记·祭义》曰:“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忠君”也被纳入了孝悌的范围。忠孝一原,并行不悖。孝的普化会使天下之人尊老敬长、忠君爱民。
孝悌文化随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从汉代开始,各朝各代统治者就以政治的力量对孝悌之道大力提倡和推广。在这种传统下,中华民族许多家庭里形成了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正常习俗和美好道德风尚。
例如,晋代王祥在冬天卧冰求鲤为生病的继母捕鱼;汉朝黄香与父亲相依为命,夏天扇凉蒲席,冬天温热被窝让父亲睡;孔融让梨,尊老爱幼,兄弟情深;等等。
孝悌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固然有“父为子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需要批判和摒弃的东西,但其积极方面仍然具有重要价值。
其一,孝悌思想是人们日常伦理关系中最基本的道德准则。父慈子孝、夫妻恩爱、家庭和睦,有助于家庭的稳定。孝悌思想是人们接受其他道德规范的基础。
其二,孝悌思想有助于整个社会的稳定。现代社会是所谓的“陌生人社会”,传统社会中那种邻里守望相助的局面发生了很大改变,要合理借鉴和弘扬传统社会中由近及远、由己及人的“大孝”“大悌”精神,将其升华到整个社会中,体现出博大的仁爱之义。
第三,孝悌思想助推家庭养老。我国社会老龄化愈益突出,机构养老并非多数老年人的首选,同时,机构养老与社会需求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因此,弘扬传统孝悌文化,对于促进家庭养老具有重要意义。
孝悌是人的天职,也是最基本的道德标准。传统孝悌思想要想适应现代社会而长盛不衰,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进行现代转型,创新发展。
一是弃等级观念,融入平等意识。倡导不分老幼,不论辈分,人人平等,没有绝对的权威,也没有任何的委曲求全,拥有平等的话语权。在平等的基础上构建敬养父母、尊重长辈的孝悌观。
二是“理”为准绳。杜绝愚孝愚忠。传统孝悌观发展至明清被异化为“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愚忠愚孝,与文明理性的现代社会背道而驰理应摒弃。要以法理、理性、正义和道义等“理”为价值准绳实现对父母的“孝”,对兄长的“悌”。
三是合公民意识,倡行大孝报国。现代孝悌需要融合公民意识,承担起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以热爱祖国、报效国家为最大的孝。
四是创新孝悌形式,实现财富共享。新型孝悌不能再局限于父母身边鞍前马后等传统形式,可以用一些适应现代生活的崭新形式,譬如一个电话、一束鲜花、一则短信等等。
在社会上也可通过对老人的热心服务、无私捐赠等来体现孝悌,在财富共享上,要充分考虑老人利益,使他们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病有所医、学有所教,充分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
经典名句
【原句】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译文】
弟子在家里要孝敬父母,出门在外要敬爱师长。
【解读】
语出《论语·学而》,强调弟子们要遵守孝悌美德。该句后面几句是“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如果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习。
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而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则摆在其次。德行修养排在最前面的就是孝悌,说明孝悌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这就告诫我们,一个人立身处事,只有把孝悌放在第一位,然后才能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原句】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译文】
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也必须要告诉确实的去处。
【解读】
摘自《论语·里仁》。“父母在,不远游”是先秦儒家关于“孝”的具体内容之一,表明远离父母如何尽孝的问题。因为古代交通不便,每次远行都会花费很长的时间,不能照顾父母。现在看来,并非是父母健在,儿女就不能离家求学、创业,只是说,父母年迈没人照应,应当在出远门时安顿好父母,并时时刻刻牵挂着父母,将对父母的爱心与孝心深系于怀。
【原句】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译文】
侍奉父母,他们若有过失,要婉言劝告。话说清楚了,却没有被接纳,仍然尊敬他们,不要违逆对抗,继续操劳而不怨恨。
【解读】
出自《论语·里仁》,说明了父母有过失时,儿女们应具有的态度,这也是孝的一种形式。无论是子女还是父母都会犯一些小的过错。作为一个孝子,对父母的过错要努力劝阻,如果父母不听开导,即使是他们的错,子女也不应该口不择言地说一些损害父母的话,而应以感恩的心去谅解父母,容纳父母的过错。
美德故事
虞舜孝感天地
舜十几岁的时候,他的母亲就去世了,双目失明的父亲瞽叟(gǔ sǒu)又娶了一个女人。舜年龄小,可十分懂事,经常帮着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可是后妈总是看不惯舜,经常在瞽叟面前说舜的坏话。
慢慢地,瞽叟也觉得舜不是一个乖孩子。舜默默承受着后妈无来由的辱骂和殴打,对待父母还是恭恭敬敬。后来,后妈又生了个孩子,叫象,象非常顽劣。仗着父母的娇宠,十分傲慢无礼,从来不把舜当哥哥看待。舜长大了,他的后妈、弟弟为了得到全部家产,甚至伙同瞽叟多次密谋害死舜。
有一次,家里的谷仓仓顶漏了,他们让舜上去修补。舜刚上去,后妈就从谷仓下面点火,要烧死舜。火势越来越大,幸好谷仓上有两个斗笠。舜拿着斗笠像降落伞一样,平安地跳到了地上,一根毫毛都没有被烧到。后来他们又让舜去挖井,当舜到达井底的时候,象和瞽叟在上面撒土填井。舜掘出一个地道又一次逃脱了。
发生这些事以后,舜并没有怨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友爱。他这样孝顺的行为及宽大的胸襟,连上天都感动了。他在山东的历山耕种时,动物们都纷纷跑来帮忙,靠着大家的努力合作,舜把历山开发经营得非常好。就这样,舜的名声也不胫而走,以致无人不晓了。
当时的天子是尧。他年纪不小了,眼看着儿子丹朱不成器,希望找一个贤良的人来接替自己的位置。尧早听说过舜的名字,于是就把舜招到自己的王廷,帮他管理天下,同时考察一下他的能力。
为了进一步考察舜是不是能够担当大任,尧把九个儿子安排在舜周围,让儿子们观察舜的言行,还把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让两个女儿观察舜的品德。三年后,舜的品行和能力让尧十分满意,尧终于放心地让舞代其行天子之政。
最后,尧把天下也传给舜。舜从此以“虞”为国号,后人称之为“虞舜”,尊为五帝之一。虞舜孝感天地的故事也万古流芳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