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馆
免费
中级馆
{{jibiaLevel[1] ? jibiaLevel[1].price : '98'}}/年
高级馆
{{jibiaLevel[2] ? jibiaLevel[2].price : '198'}}/年
尊享馆
{{jibiaLevel[3] ? jibiaLevel[3].price : '398'}}/年
普通馆
免费
中级馆
{{jibiaLevel[1] ? jibiaLevel[1].price : '98'}}/年
高级馆
{{jibiaLevel[2] ? jibiaLevel[2].price : '198'}}/年
尊享馆
{{jibiaLevel[3] ? jibiaLevel[3].price : '398'}}/年
旧时的俗曲大都是口头传唱或是手抄笔录,《霓裳续谱》是一部记录了清代中叶以前的俗曲总集,是较早的正式刻印出版物。
该书共分为八卷,前三卷西调共计二百一十四支,是有文字记载以来最多的。
该书最早见的版本是一七九五年,即清朝乾隆六十年“集贤堂”的初刻本。
《霓裳续谱》全书共收录当时流行于北京、天津、直隶(保定地区、河北中北部地区)时调小曲六百一十九支,计有西调、岔曲、寄生草、剪靛花、叠落金钱、黄沥调(黄鹂调)、玉沟调、劈破玉、弹黄调(滩簧调)、番调、马头调、扬州调、北河调、隶津调(利津调)、盘香调、边关调、秧歌、莲花落、秦吹腔花柳歌、一江风、倒搬桨、银纽丝、玉娥郎、打枣杆(挂枝儿)、螺蛳转、重叠序、粉红莲、呀呀呦、重重序、两句半等三十种曲调。
从曲词上可以看出选用故事题材广泛,除了根据昆曲传奇改写的,还有一部分描写民间风俗、情歌、风趣幽默的曲子。
所选的岔曲有平岔、慢岔、数岔、西岔、起字岔、垛字岔等唱腔形式,当然这些岔曲的唱法跟我们今天演唱的不一样,现在传唱的岔曲格局大部分是随缘乐先生重整革新的模式。
更使人想象不到的,在乾隆年以前就已经出现了夹杂有其它曲牌联缀的牌子曲了,而且还有一种叫“平岔带戏”的牌子曲,表演上比现在的曲艺还要丰富,更具有戏曲等多种表演形式。
曲词的内容都是适合优童口吻,用小生、正旦、小旦等角色独唱或对唱的曲目,当时是由很多相姑们演唱。
最值得注意的是还有莲花落、秧歌等曲词,这是现存的清代较早珍贵资料之一。
《霓裳续谱》这部俗曲集,对我们研究北京、天津古代的鼓曲艺术,从各地传入北京的俗曲变化情况,相姑优童演唱时调小曲和子弟票友演唱八角鼓的情况,以及研究清朝中叶的京津两地民俗方面,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此书于一九三五年由章衣萍标点排印本,一九五九年由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编辑出版被列入《明清民歌时调丛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