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馆
免费
中级馆
{{jibiaLevel[1] ? jibiaLevel[1].price : '98'}}/年
高级馆
{{jibiaLevel[2] ? jibiaLevel[2].price : '198'}}/年
尊享馆
{{jibiaLevel[3] ? jibiaLevel[3].price : '398'}}/年
普通馆
免费
中级馆
{{jibiaLevel[1] ? jibiaLevel[1].price : '98'}}/年
高级馆
{{jibiaLevel[2] ? jibiaLevel[2].price : '198'}}/年
尊享馆
{{jibiaLevel[3] ? jibiaLevel[3].price : '398'}}/年
《列子》是一部著名的哲学著作。旧题周列御寇著。《汉书·艺文志》列为道家类。刘向、刘歆整理本早佚。
《列子》凡8篇,篇目为天瑞、黄帝、周穆王、仲尼、汤问、力命、杨朱、说符。
《天瑞》、《黄帝》、《汤问》、《周穆王》等篇,大体是就天地、众生、万物及其生生化化,进行广泛的讨论;
《力命》、《杨朱》、《仲尼》、《说符》诸篇,则偏重于对人事、社会及应事接物进行探讨。
全书贯穿了如何认识天地自然万物和人生等问题。
在议论宇宙万物的篇章中,《列子》提出了关于宇宙万物生化过程的系统的、完整的看法,提出“道、易、机”三位一体的宇宙本体论。
书中首先强调“道”是万物存在的根据,“往复,其际不可终;疑独,其道不可穷”,在永恒的循环运动中化生万物,而本身则无增无减,独立不改。
接着论述了宇宙中“太易”经“太初”、“太始”、“太素”乃至“天地含精、万物化生”的生成过程,用“太易”把“道”与“气”统一起来。
最后通过一段生物进化的描述,突出“种有几”(细微质素)和“万物皆出于机(自然造化)”的观点。这三步分别从世界本体、万物生成、物种进化的角度,论述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合而言之,“道”即是“气”,即是“几”;分而言之,“道”是体,“气”和“几”是具体运动状态。
这表明,《列子》继承的是先秦稷下道学唯物传统,试图将元气自然论向更高思维水平的元气本体论推进。
在论人世的数篇中,《列子》突出地提出了对人的生死的看法。书中借杨朱的口说:“万物所异者生也,所同者死也”,生有贤、愚、贵、贱之分,死却是:“十年亦死,百年亦死。仁圣亦死,凶愚亦死。生则尧舜,死则腐骨;生则桀纣,死则腐骨。腐骨一矣,孰知其异”?
对死的态度是这样,那么对生呢?书中强调人生的意义“在乐生”,“在逸身”,一切都可以任意而行,“肆之而已,勿壅勿阏”,“恣耳之所欲听,恣目之所欲视,恣鼻之所欲向,恣口之所欲言,恣体之所欲安,恣意之所欲行”。
《列子》这种对待人生的态度,归结起来就是生死祸福都是不得不然、由自然规定,人力不可改变,所谓“生生死死,非物非我,皆命也。”它是“天道自会”、“天道自运”的结果,是由自然“默之成之,平之宁之,将之迎之”所规定了的。
《列子》一书还有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书中已认识到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割,事物在运动中发展。
又初步意识到物质运动转化的无限性,存在于其本身结构层次的无限性,它通过宏观无限和微观无限的分析(“无则无极,有则无尽”),推演出“大小相含,无穷极也”的命题。
由此辩证思维出发,书中以“神遇为梦,形接为事”,正确解释了成梦原因;他还提出“地载气而浮” 的思想,说“天,积气耳”,日月星辰云雾虹霓都是,“积气之成乎天者”,则远比“盖天说”、“浑天说”等天文理论具有更高的科学性。
《列子》还用较多篇幅论述了“养生”与“体道”的关系,提出“在己无居,形物其著,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要求像水一样顺从自然规律,像镜子、回声一样如实反映客观世界,这无疑包含着唯物反映论的合理因素。
但书中过分强调名言概念和耳目感官的局限,要求“默而得之,性而成之”,不免使认识成为一种神秘直觉。
值得注意的是,书中还表现出对中国封建社会传统礼教的蔑视。对儒家的鞭笞包含有渴求废止礼教的意图。
《周穆王》中称:“鲁之君子,迷之邮(尤)者,焉能解人之迷哉?”“鲁之君子”即指儒家自己是最迷信的,怎么能帮助人们去破除迷信呢?《汤问》中的两小儿辩日之远近,更是对孔子进行无情的嘲笑。
这种非儒非孔的态度,连《列子注》的作者张湛也表示不满,说:“《穆王》、《汤问》二篇,迂诞诙诡,非君子之言也。”
关于《列子》的作者及时代问题,晋张湛在《列子序》中自称西晋永嘉之乱后辑录各种传本进行参校而成。唐柳宗元以来,学者多疑为是魏晋人托名而作。因为书中所反映的观点并不符合先秦诸子原貌,且杂有汉人言论以及两晋思想、寓言和传说。
此书在道教盛行的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提高为经,诏号《冲虚真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