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日:8:30-17:00(周一至周五)

400 990 3919

单人馆
双人馆
提示

该馆已经创建,点击进入祭拜

{{memorialdata._name}}

{{memorialdata.contribution}}
{{memorialdata.hot}}
填写逝者信息一
填写逝者信息二
纪念馆等级
开通中级,高级,豪华纪念馆尊享专属纪念馆主页,纪念馆场景,专属祭品等多种权益。开通会员更享开馆折扣,祭品折扣。还有私人定制服务等您!点此查看详细特权介绍

普通馆

免费

中级馆

{{jibiaLevel[1] ? jibiaLevel[1].price : '98'}}/年

高级馆

{{jibiaLevel[2] ? jibiaLevel[2].price : '198'}}/年

尊享馆

{{jibiaLevel[3] ? jibiaLevel[3].price : '398'}}/年

填写更多信息
单人馆
双人馆
提示

该馆已经创建,点击进入祭拜

{{memorialdata._name}}

{{memorialdata.contribution}}
{{memorialdata.hot}}
逝者一
逝者二
创建完成
逝者信息
绑定并登录
纪念馆等级
开通中级,高级,豪华纪念馆尊享专属纪念馆主页,纪念馆场景,专属祭品等多种权益。开通会员更享开馆折扣,祭品折扣。还有私人定制服务等您!点此查看详细特权介绍

普通馆

免费

中级馆

{{jibiaLevel[1] ? jibiaLevel[1].price : '98'}}/年

高级馆

{{jibiaLevel[2] ? jibiaLevel[2].price : '198'}}/年

尊享馆

{{jibiaLevel[3] ? jibiaLevel[3].price : '398'}}/年

364px !important
获取验证码
{{this.count}}s后重新发送
X
微信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2021
11-25
国学典籍
《老子》主要内容

  《老子》主要内容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主要著作,后来的道教奉之为主要经典。又名《道德经》、《老子五千文》。相传为春秋末期老子所作。


  《史纪·老子韩非列传》:“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现一般认为编定于战国中期,存有老子本人思想。


  通行本为三国魏王弼注本,分为81章前37章为《道经》,后44章为《德经》,故有《道德经》之称


  本书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全书81章中,直接论“道”的有37章。


  在《老子》 中,天、地、人都效法“道”,而“道”的作用之所以无穷无尽,是因为它的本性是柔弱。


  运用到人生方面,提出“柔弱胜刚强”(《老子》三十六章)的观点。


  其基本含义有两个方面其一,主张柔弱,反对刚强;其二,主张“处下”,“不争”,反对“为天下先”。


  在认识论上,提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认为“道”,“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意识到语言概念和感性经验在认识过程中的局限。


  但主张“塞其兑,闭其门”,“不行而知,不见而名”,彻底排除感性经验,不用语言概念,通过“致虚极,守静笃”的虚静冥想直觉万物。


  甚至认为“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提出“绝圣弃智”,取消知识和工技,无知无欲,回复到淳朴的浑噩状态中去。


  政治上,抨击当时的统治者,指出“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但主张“不争”和安于命运,认为“祸莫大于不知足”,“知足之足常足矣”。提倡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的愚民政策与“国之利器不可示人”的君人南面之术。


  在社会历史观方面,《老子》表现了对于原始时代的向往:“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


  要放弃当时的社会文明,回复到结绳而治的原始时代。而且认为这一时代十分美好而憩静:“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另外,《老子》还提出了一些对于伦理、美学等都具有指导意义的论断,如“明道若昧,进道若退”,“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等。


  《老子》一书,于先秦时期即广为流传。其最初传本,大约是《德经》 居前,《道经》在后。


  《韩非子》《解老》开篇言“德者,内也;得者,外也。上德不德,言其神不淫于外也。”中篇之后方释 “道之可道,非常道也。”知其所解当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的本子。


  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老子》,均为西汉文帝之前的抄本,亦为《德经》在前,《道经》在后。


  今存传本最早者为西汉《老子》河上公章句,(亦说成书于东汉)乃以《道经》三十七章为上篇,《德经》四十四章为下篇。


  其后有西汉末严遵撰《道德真经指归》,章句颇与诸本不同。(或以后人伪托)三国魏王弼《老子注》八十一章,未分上下篇,但亦《道经》在前,《德经》居后。


  对《老子》学说和思想的评价,学术界颇不一致。


  有的谓其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利益,有的谓其反映了“公社农民”的情绪;或认为其哲学体系属于唯物主义,或认为其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但均认为《老子》对中国哲学、中国思想史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后来的各种学派都从不同角度吸取、阐发了《老子》的思想。


  它对于汉初的“黄老之治”和魏晋玄学,以及唐代初年的政治生活,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还作为儒家思想的补充,共同建构了中华民族传统的思想文化。


  此外,《老子》又为道教徒奉为主要经典,称之为《道德真经》,被收入于《道藏》 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