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馆
免费
中级馆
{{jibiaLevel[1] ? jibiaLevel[1].price : '98'}}/年
高级馆
{{jibiaLevel[2] ? jibiaLevel[2].price : '198'}}/年
尊享馆
{{jibiaLevel[3] ? jibiaLevel[3].price : '398'}}/年
普通馆
免费
中级馆
{{jibiaLevel[1] ? jibiaLevel[1].price : '98'}}/年
高级馆
{{jibiaLevel[2] ? jibiaLevel[2].price : '198'}}/年
尊享馆
{{jibiaLevel[3] ? jibiaLevel[3].price : '398'}}/年
《墨子》是一部墨家学派的著作总汇,旧题战国墨翟撰。大部分是墨子子弟或再传弟子记述的墨子言行。
《墨子》原有71篇,今存53篇,为研究墨子和墨家思想的基本材料。其他有关墨子言行的记载,散见于《荀子》、《韩非子》、《庄子》、《吕氏春秋》、《淮南子》等书。
《墨子》各篇就其内容,可以分为五组:
第一组7篇:《亲士》、《修身》、《所染》、《法仪》、《七患》、《辞过》、《三辩》。前3篇系儒家言论,是后人伪造的,不能认为墨学。后4篇是根据墨学,作提纲挈领的阐述。
但《三辩》有阙文,看程繁和墨子问答,辞意不相关联,即可明白有残缺的地方。
第二组24篇:《尚贤》上、中、下,《尚同》上、中、下,《兼爱》上、中、下,《非攻》上、中、下,《节用》上、中、下,《节葬》下、《天志》上、中、下,《明鬼》下,《非乐》上,《非命》上、中、下,《非儒》下。
这24篇代表了墨子的主要思想,除《非儒》外,每篇皆有“子墨子曰”,可以证明是门弟子记述的。其中所分上、中、下篇,内容基本相同,为墨家三派各记其闻所致。
第三组6篇:《经》上、下,《经说》上、下,《大取》、《小取》。
这6篇是讲墨家的思想方法,晋鲁胜称它为《墨辩》,后人称之为《墨经》,为后期墨家著作,其文字,经千余年来“不能句读”,清代毕沅据《经》上篇“读此书旁行”五个字,才领悟到旧本分上下两行横列,下行是解释上行的,从此人们才能读得下去(毕沅《墨子注》)。
其中在认识论、逻辑学、自然科学等多方面对早期墨家思想有新的发展和贡献。
第四组五篇:《耕柱》、《贵义》、《公孟》、《鲁问》、《公输》。
这五篇是记墨子和弟子们的活动和言论,其体裁有类儒家的《论语》,里面的材料也是墨子学说的精华。
第五组11篇:《备城门》、《备高临》、《备梯》、《备水》、《备突》、《备穴》、《备蛾傅》、《迎敌祠》、《旗帜》、《号令》、《杂守》。
这11篇记录了墨子对战争防御和制造器械方法等战术措施的言论。过去一般研究《墨子》的都不重视,其实这是中国古代机械工艺的具体表现,说明《墨子》书中有许多条的科学原理,不是抽象的,而是经过实践的事实。有人认为此十一篇为汉人编撰。
《墨子》一书中的中心理论就是“兼爱”,主张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都应该“兼相爱,交相利”。
认为“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兼爱上》)。反对儒家的“爱有差等”,主张“以兼易别”(《兼爱下》),使“天下兼相爱”(《兼爱上》),人与人之间应“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若此则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乱者得治”(《尚贤下》)。
书中从“兼相爱,交相利”的原则出发,主张“非攻”,抨击“攻伐无罪之国” 的掠夺战争为 “天下之巨害”(《非攻下》),但不反对诛有罪之君的正义战争。
自从秦汉统一以后,墨家逐渐成为“绝学”。
但《墨子》一书中的思想内容,则为后世其他各家所吸收、改造融会成形成新的学派。如书中的“尚贤”、“尚同”政治理想就为商鞅、韩非所吸收,形成了后世所谓的“法家”。
书中的“天志”、“明鬼”的宗教观也为汉儒董仲舒的更加精致的“天人感应”说所代替。
书中带有原始平均色彩的“兼爱”学说,也被战国后期的儒家所吸取改造,成为《礼记·礼运》篇大同思想的滥觞。
所以,《墨子》一书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都是不可磨灭的。
《墨子》最早有西晋鲁胜注本,早佚。
宋代乐台注《墨子》,仅有《亲士》至 《尚同》十三篇,已佚。
《四部丛刊》收入为影印明嘉靖唐尧臣刻本。
现存注本有清毕沅《墨子注》、曹耀湘《墨子笺》、王树楠《墨子斠注补正》、刘师培《墨子拾补》、张惠言《墨子经说解》、梁启超《墨经校释》、胡适《墨辩新诂》等,通行注本为清孙诒让《墨子间诂》。是书有家刻本、光绪活字本、涵芬楼影印刻本、商务印书馆《国学基本丛书》本等。
1954年中华书局以《国学基本丛书》本旧纸型重印《墨子间诂》。
1958年科学出版社出版高亨《墨经校诠》、谭戒甫《墨辩发微》,古籍出版社出版岑仲勉《墨子城守各篇简注》,均可参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