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馆
免费
中级馆
{{jibiaLevel[1] ? jibiaLevel[1].price : '98'}}/年
高级馆
{{jibiaLevel[2] ? jibiaLevel[2].price : '198'}}/年
尊享馆
{{jibiaLevel[3] ? jibiaLevel[3].price : '398'}}/年
普通馆
免费
中级馆
{{jibiaLevel[1] ? jibiaLevel[1].price : '98'}}/年
高级馆
{{jibiaLevel[2] ? jibiaLevel[2].price : '198'}}/年
尊享馆
{{jibiaLevel[3] ? jibiaLevel[3].price : '398'}}/年
勤劳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传统美德,也是家国兴旺、民族发展最基本的条件。勤乃为人之根本。勤,即勤劳、勤奋、勤恳、不惰。
《说文解字》云,“勤,劳也,从力”,“执劳辱之事”。可见勤与劳在古代意思是相通的。它反映了人们对待劳动的态度,要求人们在劳作中勤勤恳恳、不畏辛苦、孜孜以求,以自己的劳动创造价值,“农人有勤,则五谷丰登;肆工有勤,则物器多多;官人有勤,则政通人和;商贾有勤,则市肆繁荣;士人有勤,则立功立言”。
勤劳是创造之源、财富之母,人们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无一不是辛勤劳动的创造,一切物质和精神的财富无一不来源于辛勤的劳动。
中华民族以吃苦耐劳著称于世,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正是靠着超人的辛勤劳作,创造了一砖一瓦、血肉之躯铸成的万里长城和贯穿大江南北、人工开凿的京杭大运河等世界为之惊叹的文明奇迹。
历代文人留下了许多普通劳动者辛勤劳作的生活场景。有“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烈日当头挥汗如雨辛苦劳作的农民形象;有苏秦刺股发奋读书的描写;有花木兰“脚复”在家织布、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有“满面尘灰烟火色”、在山中烧炭糊口的卖炭老翁“心忧炭贱愿天寒的真情实感:有对艺人“大珠小珠落玉盘”精彩表演的再现…可谓数胜数。
简要说来,古人的勤劳主要体现在:
一是“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农民只有辛苦劳作才能保障生计和温饱;
二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知识分子必须勤奋力学,“业精于勤而荒于嬉”:
三是“富贵本无根,尽从勤思得”,无论经商还是持家,勤劳才能致富;
四是官员必须“克勤于邦”,为政者只有心系百姓,勤勉于政,才能治理好国家。
美德故事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
在四五千年前,中国发生了一次特大的洪水灾害。部落联盟推举鲧的儿子禹来继续治水。
大禹是个精明能干、大公无私的人。他接受治水任务时,刚刚和涂山氏的一个姑娘结婚,然而意志坚强的大禹,看到群众深受水害之苦,便毅然告别妻子,到了治水的工地。
他经过实地考察,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方案:一方面继续修筑和加固堤坝,另一方面改变系过去“堵塞”的办法为“疏导”来根治水患。大禹亲自率领20多万治水群众,展开了疏导洪水的艰苦卓绝劳动。由于辛勤劳作,他手上长满老茧,小腿上的汗毛被磨光了,长期泡在水中,脚指甲也脱落了。
在治水过程中,大禹曾三次路过自己家门口,第一次他的妻子刚刚生下儿子没几天,恰好从家里传来婴儿哇哇的哭声,大禹怕延误治水,没有进去;
第二次他路过家门,抱在妻子怀里的儿子已经会叫爸爸了,但工程正是紧张的时候,他还是没有进去;
第三次过家门,儿子已长到10多岁了,使劲把他往家里拽。大禹深情地抚摸着儿子的头,告诉他,治水工作还是很忙,又匆忙离开,没进家门。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被传为美谈,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
在大禹领导下,广大群众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劳动,终于疏通了9条大河, 使洪水沿着新开的河道服服帖帖地流入大海,从而制服了灾害,使大家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文章转载自网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