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典籍
《艺文类聚》主要内容
2021-12-13
现存最早的官修类书是欧阳询、裴矩、陈叔达等于唐武德七年(624年)奉敕编纂的《艺文类聚》。共100卷,100多万字。此书按类编排,分46部,大体依先天地、次人事、后博物的顺序排列。每部下又分细目/共727目。每目下的排列先史事,后诗文。史事部分取自经、史、子等类书籍中的有关资料;诗文部分摘引有关诗、赋、颂、赞、论、箴、碑等资料。该书的分类体例对后世影响较大,特别是它事文兼备的做法,改正了以往类书重类事、不重采文的偏向。该书征引一千三、四百种书籍,其中大部分是唐代以前的古籍(这些古籍十之八九不传)。自宋代以后此书就常被用来校勘古籍、辑录佚文或査找唐以前的诗文典故、历史资料,因此颇有价值。主要版本有:南宋绍兴刻本;明正德十年(1515)无锡华氏雪堂铜活字版印本;明嘉靖七年(1528)胡缵宗刻小字本;明嘉靖九年(1530)郑氏宗文书堂坊刻本;明万历十五年(1587)秣陵王元贞刊本,此刻甚劣;清光......
《抱朴子》:奠定神仙理论基础的道教典籍
2021-12-10
《抱朴子内篇》是集战国和秦汉神仙思想和方术之大成,为魏晋神仙道教奠定理论基础的道教典籍。晋代葛洪著,成书于公元317年。现存《抱朴子内篇》有宋绍兴22年临安刊本,罗振玉敦煌石室本,宝颜堂秘笈本,孙星衍平津馆校刊本,明正统道藏本等。中华书局1985年出版的《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收入《新编诸子集成》(第1辑)中,为较完善的通行本。《抱朴子内篇》含《畅玄》、《论仙》、《对俗》、《金丹》、《至理》、《微旨》、《塞难》、《释滞》、《道意》、《明本》、《仙药》、《辨问》、《极言》、《勤求》、《杂应》、《黄白》、《登涉》、《地真》、《遐览》、《祛惑》共20篇。该书在道教史、中国哲学史、中国科学史的研究中有重大的学术价值,为国内外学者所瞩目。该书重点论述了如何成仙的问题,总起来分6个方面:即志诚信仙,禀值仙气;博闻体要,择师勤求;广知众术,养生却害;恬静无欲,守一知足;金丹大药,宝精行气;积善立功......
《列子》主要内容
2021-12-09
《列子》是一部著名的哲学著作。旧题周列御寇著。《汉书·艺文志》列为道家类。刘向、刘歆整理本早佚。《列子》凡8篇,篇目为天瑞、黄帝、周穆王、仲尼、汤问、力命、杨朱、说符。《天瑞》、《黄帝》、《汤问》、《周穆王》等篇,大体是就天地、众生、万物及其生生化化,进行广泛的讨论;《力命》、《杨朱》、《仲尼》、《说符》诸篇,则偏重于对人事、社会及应事接物进行探讨。全书贯穿了如何认识天地自然万物和人生等问题。在议论宇宙万物的篇章中,《列子》提出了关于宇宙万物生化过程的系统的、完整的看法,提出“道、易、机”三位一体的宇宙本体论。书中首先强调“道”是万物存在的根据,“往复,其际不可终;疑独,其道不可穷”,在永恒的循环运动中化生万物,而本身则无增无减,独立不改。接着论述了宇宙中“太易”经“太初”、“太始”、“太素”乃至“天地含精、万物化生”的生成过程,用“太易”把“道”与“气”统一起来。最后通过一段生物进化的描......
《尹文子》主要内容
2021-12-08
哲学著作。卷数各本著录不同,今本二卷。相传为战国尹文撰。今本大抵为魏晋间人袭录、增删尹文残文而又经后人条撰而成。《尹文子》一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主要论述“形”、“名”之理论;下篇论述的主要是治国之道。但也是在“形”、“名”的基础理论的指导下论述的,它可以看作是理论的实际应用。《尹文子》继承了《老子》的“道”学理论,但也有所不同。该书认为,“道”是无形之物,是抽象的理论。“物”是有形之物,有形之物是可以命名的,因而就产生了“名”(名称、概念)与“实”(物体)之间的关系问题。讨论这一问题而产生的理论,也是“道”的一个组成部分。《尹文子》认为,治理国家的法宝是“道”而不是其他任何东西:“以大道治者,则儒、墨、名、法自废。以儒、墨、名、法治者,则不得离“道”。因而“形”、“名”之说也是治国所必须的。《尹文子》认为,“器”是有形之实体或事物,是可以命名的。“名”是为了正确地表达事物而概括、总结、抽象......
《管子》:古代的百科全书式著作
2021-12-07
《管子》是我国古代一部内容丰富、影响深远的重要学术著作。作者托名管仲,其实并非管仲所作。韩非曾说:“今境内之民皆言治,藏商、管之法者家有之。”直到汉初,《管子》书仍很流行。《管子》一书,经刘向编订,始有86篇的定本。汉《志》著录“管子八十六篇”,即此定本。现存的《管子》书,目录是86篇,但其中亡佚10篇(有目而无文),实存76篇(且有的篇章,亦非刘向编订时之本貌)。现在所能见到的该书最早的古写本为唐昭宗天复二年(902)抄写的《法禁》和《兵法》中的二则文字(敦煌残卷)及《修文殿御览》(敦煌残卷)引《霸形》篇文(《鸣沙石室佚书》)。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刻本是北宋杨忱本经南宋张嵲校正后于宋高宗绍兴九年(1139)刊刻的,又称绍兴本。此本现藏于北京图书馆。另外,还有南宋蔡潜道墨宝堂本,此本盖刻于绍兴二十二年(1152)。清代学者顾广圻、陈奂等均有此本的手校本。宋本《管子》,流传到明代,因翻刻凌乱,......
《五种遗规》主要内容
2021-12-03
教学读本。二十二卷。清陈宏谋辑。于不同时间逐渐编成。该书为清代进行封建道德规范教育的教材,是陈宏谋以宋明理学社会伦理观为标准,汇集历代有关修身、齐家、为官、处世、道德修养、教育等方面的著述、事迹分门别类加工而成。分别在不同时间编成并刻行。原称《四种遗规》,包括乾隆四年(1739年)首先编成的《养正遗规》、乾隆七年(1742年)相继编成的《教女遗规》、《训俗遗规》、《从政遗规》。乾隆八年(1743年)陈宏谋编成《在官法戒录》后,南昌府学教授李安民加以集校,始有合刻本《五种遗规》行世。本书辑录了汉代以降、清代以前近百位名人、学者的有关著述。如班昭的《女诫》、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司马光的《居家杂议》、朱熹的《白鹿洞书院揭示》、《童蒙须知》、王阳明的《训蒙教约》、《告谕》等等。(一)《养正遗规》:共二卷,补编一卷,主要是有关身心修养及青少年、儿童启蒙教育、如何读书学习等方面的论述。编者在序中强调......
《传习录》:一部比较纯粹的哲学著作
2021-12-02
哲学著作。三卷。明王守仁撰。成书于明代隆庆六年(1572年)。《传习录》是作者的语录和论学书札汇辑。自明正德七年(1512年)其门子徐爱陆续录下著者论学的谈话,取名《传习录》,此为书之雏型。后,著者的其他弟子薛侃、南大吉、钱德洪等在此基础上不断增补,加入新录语录和论学书札等。并经删削,出版了多个版本的《传习录》和《传习续录》。明隆庆六年(1572年),谢廷杰将其编入《王文成公全书》,即今本之《王文成公全书》的《传习录》。《传习录》分为三卷:上卷收录薛侃新编之《传习录》;中卷收录钱德洪所编的八篇书信;下卷为先之《传习续录》。该书上卷的主要内容偏重于对朱熹增改的《大学》古本。朱熹一生注释古书,研究古代文化,偏重于“道问学”向外的一边。朱熹研究事物的方法主张就事物本身一一穷极其理。而王守仁持相反的观点。他尊崇陆九渊的哲学,认为心即是理,理即是心,更不用向外面事物上去寻求什么理。这就是王守仁的“心......
《东京梦华录》主要内容
2021-12-01
史料笔记。十卷。宋孟元老撰。成书于宋绍兴十七年(1147年)。《东京梦华录》实际上是作者的回忆录,孟元老采用笔记的形式记述了自己在东京汴梁生活时的所见所闻,在体例的编排上各卷中心不突出,但是,我们也可以发现作者首先介绍的是都城面貌,然后是人民的日常生活、风俗习惯等。《东京梦华录》作为一个城市的专门资料具有很明显的独特性,为我们了解汴梁城的情况提供了十分丰富的资料。《东京梦华录》所记的主要内容是城市面貌、岁时物产、风土习俗,也有关于宋代典章制度和讲唱文学的资料,全书共十卷:卷一有东都外城、旧京城、河道、大内、内诸司、外诸司;卷二有御街、朱雀门外街巷、州桥夜市、东角楼街巷、酒楼东街巷、酒楼和饮食果子等八条;卷三有马行街北诸医铺、街巷、相园寺内万姓交易和上清宫等十三条;卷四有军头司、皇太子纳妃、皇后出乘舆、肉行、饼店、鱼行等十二条;卷五有民俗、京瓦技艺、娶妇、育子等四条;卷六至卷十有元旦朝会、立......
《淮南子》:汉代著名的杂家哲学著作
2021-11-30
《淮南子》是汉代一部著名的杂家哲学著作。又名《淮南鸿烈》。由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苏飞、李尚、左吴、田由、雷被、毛披、伍被、晋昌及诸儒大山、小山之统编著。西汉刘向校定,名之《淮南》。全书以道家思想为基础,博采众家之说。它的作者中至少有道家和儒家两派学者。全书从《老子》、《庄子》中采撷的思想最多,及反复称引《诗》、《易》等儒家经典;从法家学说中采取了循名责实、以法治国、因时变法等思想,又以阴阳五行说为骨架构成世界图式;吸取墨家思想较少,但在一些篇章中也有反映。因此,各篇观点不完全一致,有时同一篇中也有自相矛盾的说法。其中《修务训》、《泰族训》有明显的儒家倾向;《原道训》、《俶真训》、《道应训》等则是以道家思想为主的典型篇章;《主术训》、《氾论训》、《人间训》、《精神训》等篇中,道、法、儒各家思想融合在一起。一般认为《淮南子》属杂家著作,原因就在于此。但其中占主要地位的是道家思想。末篇《要略》......
《柳河东集》主要内容
2021-11-29
原名《河东先生集》。诗文别集。四十五卷,外集二卷。唐柳宗元撰,宋代廖莹中编注。《柳河东集》共存诗文作品六百余篇,其中诗一百四十余首,余为各体文。分类编次,包括雅诗歌曲一卷、赋一卷、文三十九卷、诗二卷、《非国语》二卷,外集收文二十一篇。卷首有刘禹锡所作序一篇,凡例一篇。柳宗元是唐代著名的哲学家,集中的《天说》、《天对》等哲学著作继承了王充元气自然论的传统,具有朴素唯物论的成份;《封建论》等政论文章,体现了其政治思想中进步的社会历史观。《非国语》共六十七篇,于每篇前先引一段国语原文,然后以“非曰”加以驳正。其宗旨是论证“天”属无意志之物,无法预示人间之吉凶,国家兴亡只取决于人力;同时也指摘《国语》内容收录的不当。柳宗元的成就更突出地表现在文学方面,他与韩愈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他重视文的内容,强调道与文的主次关系;他也重视艺术形式的作用,主张文采;他提倡严肃认真的写作态度;推崇先秦两汉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