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日:8:30-17:00(周一至周五)

400 990 3919

单人馆
双人馆
提示

该馆已经创建,点击进入祭拜

{{memorialdata._name}}

{{memorialdata.contribution}}
{{memorialdata.hot}}
填写逝者信息一
填写逝者信息二
纪念馆等级
开通中级,高级,豪华纪念馆尊享专属纪念馆主页,纪念馆场景,专属祭品等多种权益。开通会员更享开馆折扣,祭品折扣。还有私人定制服务等您!点此查看详细特权介绍

普通馆

免费

中级馆

{{jibiaLevel[1] ? jibiaLevel[1].price : '98'}}/年

高级馆

{{jibiaLevel[2] ? jibiaLevel[2].price : '198'}}/年

尊享馆

{{jibiaLevel[3] ? jibiaLevel[3].price : '398'}}/年

填写更多信息
单人馆
双人馆
提示

该馆已经创建,点击进入祭拜

{{memorialdata._name}}

{{memorialdata.contribution}}
{{memorialdata.hot}}
逝者一
逝者二
创建完成
逝者信息
绑定并登录
纪念馆等级
开通中级,高级,豪华纪念馆尊享专属纪念馆主页,纪念馆场景,专属祭品等多种权益。开通会员更享开馆折扣,祭品折扣。还有私人定制服务等您!点此查看详细特权介绍

普通馆

免费

中级馆

{{jibiaLevel[1] ? jibiaLevel[1].price : '98'}}/年

高级馆

{{jibiaLevel[2] ? jibiaLevel[2].price : '198'}}/年

尊享馆

{{jibiaLevel[3] ? jibiaLevel[3].price : '398'}}/年

364px !important
获取验证码
{{this.count}}s后重新发送
X
微信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2021
10-09
国学典籍
《文史通义》:一部重要的史学理论专著

  《文史通义》:一部重要的史学理论专著


《文史通义》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探讨文史理论的专著。清章学诚撰。此书始撰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至嘉庆六年(1801)方大体定稿。


  作者生前恐此书论点“惊世骇俗”,仅选印了部分“近情而可听者”向有关人征询意见。


  全书正式刊刻于道光十二年(1832),是章学诚之子章华绂在大梁(开封)刊刻的,故称“大梁本”,共8卷,分《内篇》5卷,《外篇》3卷。


  其后,杭州书局、成都志古堂、广州粤雅堂以及贵阳王秉恩等又据“犬梁本”翻刻了几种。


  光绪间,江标有《文史通义补编》1卷,收入《灵鹣阁丛书》之中。


  光绪二十四年1898丰城余氏宝墨斋又合刻《文史通义正补编》9卷。


  民国初,刘承幹嘉业堂据旧抄本及章学诚故友王宗炎所编旧目重刻《文史通义》9卷,较之“大梁本”增《内篇》1篇、《补遗》8篇,这是旧时的善本。


  目前通行本为1956年古籍出版社排印的刘公纯标点本以及1961年中华书局重印的刘公纯标点本,二书底本皆为嘉业堂刻本,并增益了1922年《四川省立图书馆集刊》所载的 《章氏遗书逸篇》,作为《补遗续》 附书后。


  章学诚(1738—1801),字实斋,号少岩。清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历史学家、方志学家。乾隆四十三年(1778)进士。曾任国子监典籍。


  自以迂拘,不合世用,乃穷毕生精力于治史、修志、讲学。总结前人编纂方志的得失,对方志理论进行深入探索,建立了一整套方志学体系,成为中国古代方志理论的集大成者


  《文史通义》是继唐刘知几《史通》之后又一部重要的史学理论专著,书中兼及诗文、经学,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


  他主张史学应着眼经世致用,既反对空谈义理,束书不观,又反对一味寻章摘句,烦琐考证;


  他提倡“六经皆史”,并进一步指出盈天地间凡涉著作之林皆是史学。这不但扩大了史学研究与应用范围,而且冲破了昔日俗儒人为设立的神圣藩篱——经学;


  他在刘知几史才、史学、史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史德,认为史家不但应具才、学、识三长,还应讲求职业道德,唯四者有机结合,方能成为良史;


  他还辨明了记注著述二种体裁的本质区别,认为前者不过是排比史料,述而不作,而后者则是一家之言,独断之学。


  此外,章学诚还在校勘学、目录学上有较大贡献,所著《校雠通义》、《史籍考》等书皆是各自领域中的重要著作。


  《文史通义》比较全面、综合地论述了经、史、诗、文几大领域的理论问题,对古今学术思想几乎作了一个总的批判,故它不但是史学批评的名著,而且也是文学评论中的佳作。


  书中许多论点,如六经皆史”,“史德”,史著义例等,都对后人有颇大影响,此书在中国史学史、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是举世公认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